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2019-02-15 11:03   来源:福建省地质学会     字号:

  一、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包括: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

  2、地质灾害属于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作用(含人类活动的营力作用)产生的不良地质作用弓发的一类灾害, 属于自然灾害的一种重要类型,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灾害”是从人类的角度来定义的,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后果的属于灾害,如果山体滑坡发生在荒无人烟的冰雪深山,并无人员伤亡,甚至无人知晓,则不会称作灾害。

  4、根据成灾过程的快慢可将地质灾害划分为突变型地质灾害和缓变型地质灾害两大类,突变型地质灾害发生突然,可预见性差,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对象;缓变型地质灾害常有明显前兆,对其防治有较从容的时间,可有预见地进行,其成灾后果一般只造成经济损失,不易出现人员伤亡。

  5、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依据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如表1所示分为4个等级。地质灾害规模按照表2、表3划分。

  二、地质灾害防治要点

  1、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是一种针对灾害风险进行自我管理的工作体系;

  2、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中,起最有效途径是预防为主的原则;

  3、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4、地质灾害发生后,专业救灾队伍未到之前,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应当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

  

  1 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等级

  

  级别

    

    

  因灾死亡和失踪人数

  造成直接

  经济损失

  其他

  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

  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特大型

  30(含)以上

  1000万元(含)以上

  因地质灾害造成大江大河及其支流被阻断,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000人(含)以上

  1亿元(含)以上

  大型

  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

  500万元(含)以上、1000万元以下

      因地质灾害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民航和航道中断,或者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重大社会影响

  500人(含)以上1000人以下

  5000万元(含)以上1亿元以下

  中型

  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含)以上、10人以下

  1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以下

 

  100人(含)以上500人以下

  小型

  小型

  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下

  100万元以下

 

  100人以下

  500万元以下

  

  滑坡、崩塌(危岩体)、泥石流规模分级标准

  

 

   m3

   m3

  泥石流m3

  巨型

  ≥1000

  ≥100

  ≥50

  大型

  1001000

  10100

  2050

  中型

  10100

  110

  220

  小型

  10

  1

  2

  3 地面塌陷规模分级标准

  

 

  塌陷或变形面积km2

  巨型

  ≥10

  大型

  110

  中型

  0.11

  小型

  0.1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