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的天然化合物,它具有稳定的相界面和结晶习性。矿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矿物的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其中光学性质包含矿物的颜色、光泽、条痕。矿物的力学性质有解理(结晶矿物受力后,由其自身结构的原因造成晶体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断口、硬度、比重、脆性、延展性、弹性、挠性等。
2、固态矿物按其质点有无规则排列,可分为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晶质矿物是指各种原子在三维空间有序重复排列的矿物,如冰、水晶、方解石等,晶体的一般特点是:均匀性、各向异性、自范性、固定熔点、对称性;非晶质矿物的内部质点呈无规律的排列,杂乱无章,故没有一定的几何外形,如蛋白石、玛瑙、火山玻璃质等都是非晶质矿物。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有长石、石英等。
3、金属矿物是指具有明显的金属性的矿物。如呈金属或半金属光泽,具各种金属色(如铅灰、铁黑、金黄等),不透明,不导电,导热性良好的矿物。它们绝大多数是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硫化物和部分氧化物,如方铅矿(Pbs)、磁铁矿(Fe3O4);个别的本身就是金属单质,如自然金(Au)。非金属矿物是指不具有金属或半金属光泽、无色或呈各种浅色、在0.03毫米厚的薄片下透明或半透明、导电性和导热性差的矿物。
4、矿物结构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结晶程度、颗粒的形状、大小及其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矿物在形成后,会因环境的变迁而遭受破坏或形成新的矿物。
5、矿物硬度口诀:一滑二石三方解,四莹五磷六正长,七英八黄九刚玉,十度最硬是金刚。
6、常见硬度代表性的矿物
(1)滑石
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它非常软并且具有滑腻的手感,白色、灰白色,条痕白色,半透明,硬度1。
(2)石膏
主要化学成分为硫酸钙的水合物,通常为白色、无色,无色透明晶体称为透石膏 ,条痕白色,透明,玻璃光泽 ,解理面珍珠光泽,纤维状集合体丝绢光泽。解理极完全和中等,硬度1.5-2,相对密度2.3。
(3)方解石
一种碳酸钙矿物,无色或白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解理完全,硬度3,相对密度2.6-2.9。
(4)萤石
又称氟石,等轴晶系,主要成分是氟化钙,结晶为八面体和立方体,晶体呈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完全解理,参差状或亚贝壳状断口,颜色鲜艳多变,质脆,硬度为4。
(5)磷灰石
一类含钙的磷酸盐矿物总称,呈浅绿、黄绿、褐红等色,玻璃光泽,不完全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硬度5,比重3.18-3.21。
(6)长石
地表岩石最重要的造岩矿物。长石是长石族矿物的总称,呈白色、肉红色、暗色、绿色等,硬度6-6.5。长石分两大类——正长石(钾长石)和斜长石,正长石为单斜晶系,两组解理呈90°交角,多呈肉红色,或呈黄褐、灰白色,玻璃光泽,密度2.57g/cm3,硬度6-6.5;斜长石呈白色或灰白色,两组解理交角小于90°,玻璃光泽,硬度6-6.5,相对密度2.61-2.76。
(7)石英
主要成分是SiO2,无色透明,常含有少量杂质成分,而变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质地坚硬,具玻璃光泽,断口呈油脂光泽,硬度7,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8)橄榄石
橄榄石是一种镁与铁的硅酸盐,两组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硬度6.5-8,铁镁矿物这类矿物的稳定性较低,其中以橄榄石最易风化。
(9)黄玉
常见晶形柱状,柱面有纵纹,常见无色、淡蓝、蓝、黄等颜色,玻璃光泽,透明,一组完全解理;硬度8。
(10)刚玉
一种由氧化铝的结晶形成的宝石,颜色十分丰富,纯净刚玉为无色,透明至不透明,硬度9,玻璃光泽。
(11)金刚石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的原身,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
(12)云母
云母矿主要包括有黑云母、白云母、绢云母等,层状结构,透明,单斜晶系,晶体呈假六方片状或板状,偶见柱状,极完全解理,有玻璃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