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欢迎您!

《福建省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
日期: 2025-04-21 18:15 来源:福建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pvCount}}

  近日,经省政府同意,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教育厅、住建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应急厅印发《福建省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扎实做好全省地灾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方案》指出——

  今年我省地灾总体趋势预测与往年相比持平或略有抬升,仍以小型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早春雨季(3-4月)主要防范局部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可能引发的地灾;雨季(5-6月)为“龙舟水”期,重点防范我省西部大部、东北部和中部局部,因极端气象事件可能引发的群发性地灾。台风季(7-9月)重点防范受台风正面影响区域连续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灾;秋冬季(10-12月)需防范局部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可能引发的零星地灾。

  《方案》要求——

  要健全完善联防联控协同机制

  各市、县(区)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要落实地灾防治属地责任,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信息互通、会商研判和协调联动,强化联合调度,形成地灾防范合力。

  要深入开展地灾风险隐患排查

  落实地灾隐患“三查”,各市、县(区)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要及时组织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开展隐患排查巡查。省直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指导督促做好本行业本领域地灾隐患排查巡查工作。提升重大基础设施涉灾隐患排查力度。住建、交通、水利、能源、铁路等重点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落实本行业重大基础设施涉灾隐患排查,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并落实地灾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要求。

  要全面落实地灾应急响应各项措施

  严格值班值守,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及时启动24小时应急值班,压实灾情速报工作责任。强化预警响应,自然资源、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要密切分工协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好直达责任人和受威胁群众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高效应急处置,要加强与片区内地灾防治技术队伍的协调联动,开展地灾应急演练,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发生造成或预计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灾突发事件时,要按照认定标准精准区分自然灾害与生产安全事故,第一时间落实速报制度,属地政府要立即启动突发地灾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要持续建强地灾综合防治体系

  实施隐患点和风险区更新调查,更新评价隐患风险等级,完善地灾风险区划成果和防控建议,动态更新相应数据库。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地灾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应用,提高预警时效和精度,做好近三千处监测台站的运维,快速响应及时处置预警信息。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加强对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员的培训,及时制发“两卡”,落实隐患“三查”,及时更新群测群防网络。抓好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统筹抓好常态化地灾防治项目实施和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收尾工作,确保符合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加强地灾防治宣传培训演练,自然资源部门要集中开展一轮地灾防治宣传培训演练,对各类防灾人员分类组织培训,广泛开展临灾避险演练和防灾知识宣传,提升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规划引领,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地灾防治规划,严把核发关、审批关,从源头上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地灾隐患。同时,自然资源部门要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科学谋划“十五五”期间重点工作任务,有针对性提出重点防治措施。【厅防灾处 海峡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