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
人民网刊发
《海洋大省福建这样念好资源经:在保护开发中寻求平衡》
聚焦我省有效推进海洋资源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
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文如下↓↓↓
海洋大省福建这样念好资源经:
在保护开发中寻求平衡
福建3000多公里的陆地海岸线绵延勾勒,自古以来就有“闽在海中”的说法,是我国的海洋大省之一。福建全省海域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为陆域面积的1.1倍;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岸线曲折率居全国第一位,有大小海湾125个,全省海岛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具有开发海洋资源的独特优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福建沿海各地如何在开发保护海洋资源上下功夫?日前,人民网记者深入福建部分沿海城市一探究竟。
保护修复海洋生态促进生态系统多样性
站在泉州湾西岸晋江市沿海大道上,向东望去,成片红树林郁郁葱葱,点缀着些许白鹭在其间,时而展翅时而觅食,滩涂上蜿蜒的航道延伸向远方。这里是泉州湾河口湿地,数十种珍稀鸟类、中华白海豚和中华鲟等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在此栖息。
实施泉州湾“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后的泉州湾河口湿地。晋江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然而,2020年以前,在互花米草的入侵下,红树林群落生长遭抑制,滩涂贝类养殖地被迅速占领,挤占底栖动物与鸟类的生存和觅食空间。
“最高峰晋江段互花米草面积有5000多亩。”晋江市自然资源局海域科负责人周锦昭介绍道。
不仅如此,沿海防护林受土壤瘠薄及风害侵袭等影响,防护功能下降;加上沿岸堤防多为硬质护岸,破坏了原有海岸生物群落和景观,严重影响海岸防护能力与生态功能。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刻不容缓。2020年8月,晋江市泉州湾“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获批,总投资2.961亿元。
有了项目和资金,但海洋保护修复的突破口在哪?
“关键在生态位替换治理入侵物种,营造各类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多样性。”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林时提说。晋江市通过互花米草整治、红树林种植、海岸生态防护带建设、鸟类栖息地营造等工程,构建良好的滨海湿地-生态海堤-海岸生态防护带为核心的海洋生态系统。项目完工后,注重跟踪监测、定点巡查、后期评估的阶段管护。
2024年1月,项目完成省级验收。
如今,沿岸互花米草已几乎绝迹,红树林群平均成活率达82%,海岸生态化改造6.2公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区域内鸟类由7目14科30种共8232只恢复到9目19科46种共19121只。项目打造了红树林湿地、海岸带科普长廊、红树林科普基地,拓宽群众亲海空间,鸟类监测站成网红打卡点,到此休闲旅游、观鸟、研学的人数持续增长。
“未来,将借助红树林碳汇等生态资源优势,深度开发鸟类观测站、碳汇交易等生态价值,满足群众观赏旅游、亲近美丽滨海空间的需求。联动旅游、海洋碳汇、海洋科学教育与科普等产业,促进生态产业发展。”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陈英俊表示。
“近年来,泉州市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按照先点后面、系统规划的理念,从南到北先后启动多个重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并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约7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全市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谋划,有序推进,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潜能。”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域科负责人张玉泉介绍道。
在福建各地,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历史”由来已久。
2006年,厦门启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工程,经过长期努力,海水干净了,中华白海豚、黄鳍鲷等野生海洋生物重新回到人们视野。
沿着海岸线向南,2016年以来,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开挖潮沟、局部清淤等方式,恢复退化红树林500亩,并持续开展退养还湿和互花米草、三叶鱼藤等有害生物的除治工作。这片曾被互花米草等外来入侵物种占据的海滩,如今已披上一片红树林。
2019年4月,莆田市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采取修复红树林湿地、黑脸琵鹭栖息地、芦苇草滩湿地、沿海防风林、退养还滩复滩、海堤生态化改造及护岸加固等方式,整治岸线29.8公里,整治海域面积6.2平方公里,修复湿地面积1.75平方公里。经过多年努力,“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生态建设目标已逐步显现。
放眼全省,福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的通知》,严守海洋生态底线。编制《福建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和《福建省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方案》,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生态保护修复大格局。大力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争取37.5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实施“蓝色海湾”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5个,修复滨海湿地面积3.7万亩、防护林0.5万亩、岸线66公里,种植红树林0.9万亩,有效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性,周边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引导产业项目向历史遗留围填海区域布局
面对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应“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福建将处置围填海历史问题,引导项目在围填海历史问题填海区域布局是其中重要一环。
在泉州市南部,西邻安海湾南接围头湾的一片工地上,施工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这里是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工业园)。
施工建设中的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工业园)。晋江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5年前,这里是晋江盐场荒废多年的围填海地块。闲置多年,不仅是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破坏,对工业用地紧张的晋江来说,更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
如何着手处置?“需以规划先行。”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蔡晓旭表示。
当地积极开展用地规划,2019年12月25日,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工业园)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方案取得自然资源部同意备案文件,备案面积约4144亩,目前已完成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面积约1586亩。
该工业园总规划面积约1.2万亩,规划定位为全国重要集成电路工业基地、海峡两岸集成电路合作示范区与特色产业旅游小镇,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封装设备、检测设备等装备类产业,半导体级硅晶圆、光刻胶等相关材料产业,以及智能穿戴产品等终端应用产业。
集成电路2号区块于2022年9月16日先行海域挂牌出让,项目总投资25亿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重大项目,用地面积505亩,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该区块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配套服务及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为核心,重点围绕晋华、渠梁两大龙头的上下游配套,是晋江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强链补链”重要项目。
“园区建成后,预计能吸纳超1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容纳4000名产业员工及部分高端人才。”负责园区建设的晋园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柯华贵说,“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50万元/亩,年纳税额可达35万元/亩。”
无独有偶,位于晋江经济开发区安东园的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同样也是通过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诞生的“强链补链”重要项目。
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项目面积100亩,涉及未批已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用海面积66亩、用地面积34亩,因涉及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搁置,陆海无法统筹规划建设。
2023年7月,经自然资源部批准同意,泉州市成为全国首个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试点城市,泉州紧抓机遇,按照“清单+分类”管理的处置模式,全面推进历史围填海高效盘活利用,其中晋江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布局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项目,同时加快完成项目报批和整体建设,顺利建成并投产。
项目合理利用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图斑66亩与陆域土地34亩,建设集中的产业园区标准厂房,助力推动纺织面料绿色漂染及高端后整理加工企业集聚升级,促进企业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目前已有28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企业入驻后,项目将实现总投资12亿元,年产值6亿元,可贡献税收约2500万元/年。”晋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服务中心主任洪炳钦说。
俯瞰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晋江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位于闽东沿海的宁德市同样土地资源匮乏。当地以急需落地项目用海的方式,支持福浦铜精深加工项目落地已填海竣工区域,谋划湾坞半岛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园集聚发展用海,2024年2月完成宁德新能源电池材料集散中心工程用海报批。
“针对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要强化业务指导,主动对接,靠前发力。”今年3月,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有关领导在漳州市现场办公时强调。
今年以来,福建省自然资源部门审批历史遗留围填海项目12宗、面积1133亩,组织填海项目竣工验收12宗、验收面积2470亩,加快盘活利用围填海存量,积极引导大项目、好项目向历史遗留围填海区域规划布局,有效推进海洋资源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