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深化成果应用,近日,省自然资源厅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试点地区全面梳理总结,形成一批典型实践案例。
今日刊发
三明市资产清查助推森林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案例
一、基本情况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最绿省份,也是生态环境上具有特殊性的林区,森林生态保护建设在建设绿色海峡西岸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强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摸清全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家底”,三明市通过开展深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清查试点,构建“资源一本账、产权一张图、价值一体系”的森林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实现由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转换路径,为夯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亮点
(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摸清全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约1827亿元,完成市县两级11个自然保护区、4个风景名胜区、2条河流自然资源地籍调查,结合资产清查成果,探索三明市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达到“示家底、明权责、显履职、助决策”的目标,帮助三明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发现自身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保护修复措施,为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助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采用“内业整合+外业核查”模式,以国土变更调查、林草综合监测、林业“一张图”等成果为基础,整合森林资源权属、分布、用途和使用权等数据,查清全市森林资源资产权属状况,明晰国有和集体林权范围边界,检核林权登记成果的规范性,保障林农合法权益,完善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健全“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进一步放活林地经营权。
(三)赋能资源资本转换路径。通过摸清森林资源数量、质量、价格和收益等数据,构建资产信息图谱,建立南方林区森林资源资产价格核算体系,实现经济价值的精准量化,全面掌握森林资源资产存量,将核算的资产价值量作为林票价值参考,将资产实物量作为林业碳汇核算的基础。推动森林资源变现,林票2.0版本实现全国首发,累计制发林票7.3亿元,林业碳票全国实现首次跨区域销售,累计开发林业碳汇项目49个。
三、主要做法
(一)上下联动、统筹推进。印发清查工作方案,建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人联络员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构建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市林业局协作、技术单位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统一森林资源清查标准与技术保障,提高清查效率,确保清查成果准确可靠。
(二)厘清权属、夯实基础。打通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数据壁垒,整合卫星遥感、地面调查数据,厘清森林资源的历史权属关系,明确国有与集体资产边界,构建全市统一的森林资源资产数据库。建立“年度更新+动态维护”机制,通过国土变更调查与日常监测数据联动,实现资产数据的动态更新。
(三)核算价值、资源变现。通过“内业整合+外业核查”模式,结合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影响因子和权重,包括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林分因子以及生态产品影响因子。构建森林资源资产价格,并充分征求国有林场、林农等各林业管理主体的意见,核算森林资源价值量作为林票价值参考,推动森林资源资产变现。
四、经验总结
森林资源清查是资产清查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三明市以资产清查为契机,助推森林资产价值实现。
(一)做好组织保障。由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林业局配合,成立试点工作专班,为清查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从工作规划、技术指导到成果审核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严密的组织和高效的协调,确保资产清查工作能够按照预定计划稳步推进。
(二)坚持技术优化。针对森林资源资产清查中的技术难题,在已有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相关技术规范的指导下,细化了资产清查技术方案,既实现查清森林资源资产的目的,也进一步夯实森林资源管理基础。
(三)严格质量管控。开展全面的规程规范、管理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业务基础和专业素养。在过程控制上,严把工序质量关,做好工序衔接,检查员全程跟进,确保清查成果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厅权益处 三明市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