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凹处堆积如山的煤矸石经过机械破碎后成为机砖厂、水泥厂的生产辅料,旧煤台经过表层清理、覆土整平、栽植树苗,套种草物等得以复绿。8月7日,记者在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大吉村原苏邦煤矿矿区看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去年10月以来,新罗区采取多项措施,对辖区内的雁石、适中、铁山、白沙等地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截至今年8月初,全区共依法取缔非法煤矸石焚烧点20处,拆除废弃煤台4.6万平方米,实施矿山复绿500余亩,新增耕地面积20多亩。
精准摸排不含糊
新罗区矿产资源丰富,拥有近50年的煤炭开采历史,矿产资源收益曾一度成为当地财政的半壁江山。但近年来,一些矿山企业为了节省开采成本,随意把煤炭挖掘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堆积在山涧路旁,不仅占用土地资源、破坏山林,还造成水土流失。
去年10月以来,新罗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整治煤矸石、保护生态环境当作最大的政治担当和历史责任,抽调该区自然资源局、工信科技局、生态环境局、煤炭行业服务中心等单位人员,组建煤矸石整治办公室,并出台《新罗区煤矸石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全力推进煤矸石综合治理工作。
为摸清煤矸石底数,该区煤矸石整治办公室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煤矸石企业、煤矸石堆存点、非法加工点(破碎、烧结等)和煤台进行拉网式排查,并逐一登记造册。经统计,该区共有发证煤矿企业9家,每年产出煤矸石约42万吨,煤矸石堆场145处、存量945万吨(不含已复绿矸石山、废弃矸石场)。
多措并举促治理
为推进煤矸石治理,做好生态复绿工作,新罗区一方面组织人员编制《新罗区煤矸石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用3年时间对原场地实施土地复垦、覆土绿化等,通过项目化建设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另一方面通过自然资源部门向上争取矿山复绿资金,依法依规使用生态保证金,推进煤炭矿山复绿。
如何在短时间内让煤矸石变废为宝?新罗区创新举措,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第三方参与治理的方式,联合当地国有企业和部分上市公司等,共同参与煤矸石治理,集中力量推进生态复绿工作。截至今年7月底,该区已审批建设煤矸石烧结企业11家,其中3家已正式投产,年利用煤矸石34万吨;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利用煤矸石200万吨。
综合整治初见效
煤矸石整治涉及到项目所在地水土流失治理、煤台整治、矿山复绿等多个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为确保整体提升矿山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融合,去年10月以来,新罗区持续开展了9万吨以下已关闭煤炭矿山的复绿工作,并以点带面,在雁石、适中、铁山、白沙等4个镇开展废弃煤台拆除试点工作。
8月7日,记者在雁石镇大吉村通往苏邦村的道路旁看到,昔日地表裸露、煤尘遍布的废弃煤台,经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理,种上的数十棵树枝叶茂盛,树木周围长满了绿色植被,绿意盎然。
据同行的雁石镇党委书记吴如荣介绍,这块地原有4个煤台,今年3月份,该镇组织施工队伍对废弃煤台和工棚等设备设施实施拆除清理,并从其他地方运来客土回填,人工栽植杜英、木荷、枫树等阔叶树苗木,并播撒草籽进行复绿,如今裸露边坡和山体环境有了较大改变。
在大吉村与苏邦村交界处的原煤矸石非法焚烧点上,记者看到,经过治理的山坡已看不到裸露在外坑坑洼洼的崩岗,一块面积超过10亩的平缓土地上,地瓜苗已长出新叶。大吉村村委会主任汤锦国告诉记者,这个地方原是煤矸石堆场,经过半年的综合治理,如今土质酸性强度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通过后期补植、抚育和追肥等措施,植被已基本得到恢复。
在距大吉村约1公里的国道旁,几位村民在稻田里拔除稗草。汤锦国说,这里原来是煤炭装卸点,经过整治,废弃的煤台终于脱下“旧黑衣”,重新披上“新绿装”,由于这片土地地块平整且有水源,就把它变成了耕地,交由当地村民耕种。
“你感觉这个工程做起来对村民有什么好处?”记者问正在劳作的一位中年妇女,她说:“那肯定好了!以前这里的山体破坏很严重,因为水土流失,部分土地被山上流下的煤矸石覆盖了。现在政府出钱帮我们修筑挡土墙,山上还种了那么多苗木,再也不用担心山体塌方和水土流失了。”【海峡资源报 吕洪荣】
采访手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煤矿开采历史较长,新罗区部分遗留煤矸石堆场用地及堆存矸石权属问题不明确,随意堆放于山沟、河床且数量巨大,所需治理资金较大。加上煤矸石堆不易蓄水,且无法大量覆土,导致植树种草成活率低,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只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有关人士认为,目前煤矸石仅能作为机砖厂、水泥厂生产辅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不高,也没有煤矸石烧结现成的成熟案例可供借鉴。尤其是现有已建的烧结企业仍然采用较为粗放的封闭堆放烧结工艺,烟气集中处理不彻底,经济效益低。再者,一些已被取缔的煤矸石非法加工企业采取异地转移的办法,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导致日常监管、取证和综合整治难度加大,现有的执法力量难以完全有效禁止这些企业非法加工。
下一阶段,新罗区将本着“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的原则,形成执法合力,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加工、买卖煤矸石以及破坏已复绿的煤矸石点进行加工利用等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快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分阶段分步骤整体解决煤矸石污染问题。同时,对已审批的煤矸石利用企业,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加速办理环评验收及排污许可证相关手续,并上门现场指导企业规范煤矸石烧结工艺流程,加强废气处理设施、固废堆存场所等建设,以提高烧结煤矸石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