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自然资源要闻

龙岩:低效用地盘活 企业活力释放
日期: 2023-10-13 10:04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浏览量:{{pvCount}}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土地空间的高质量利用。近年来,龙岩市自然资源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全方位激活存量资源,不断推动工业用地提质增效。2016年以来,全市共处置工业低效用地100宗,盘活土地5146亩。

  分类处置低效用地

  在全面摸清市域内低效用地的现状、评估改造开发潜力的基础上,龙岩局科学制定处置方案,按照“一地一策”、先易后难、分批推进的原则,不断推进低效用地盘活利用。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龙岩局主动牵线搭桥,向投资商推荐闲置低效用地,鼓励投资商与原企业主直接协商,或通过联合经营、兼并重组、股权收购、司法拍卖、协议转让等市场化方式盘活低效工业企业资产。对企业因项目、资金、预期效益等原因,无法按土地出让合同和投资约定开发的,该局采用协商方式有偿收回(收储)土地使用权,重新组织招商出让。

  对园区内因资金问题或结构转型无法继续生产的企业,龙岩局通过政府主导、园区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方式,引进有实力企业合作、收购或由园区进行收储,对符合转让条件的,予以整体或部分转让,大力推进“腾笼换鸟”,确保土地得到有效盘活。近年来,全市共实施工业项目用地“腾笼换鸟”77宗、3667亩,涉及金额10.75亿元。

  龙岩局还鼓励企业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明确提高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通过司法拍卖或直接协议转让等形式,收购原闲置低效用地企业,再由相关部门帮助对接引进项目,由国企将企业用地转让或出租给新项目。

  推动发展转型升级

  龙岩局将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盘活作为营商环境建设、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组织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清理专项攻坚战,对相关土地进行清查摸底,建立台账清单,并分类型、分主体制定处置方案,逐宗确定整改措施。通过“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的方式,该局将处置低效用地完成情况与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有力地推动处置和盘活工作。2018年至2022年,全市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6.88万亩、闲置土地7746亩。

  龙岩局还采用整体收储收购、人居环境整治、优化交通路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以及鼓励利用低效厂房用地兴办新产业新业态等措施,推动低效用地环境深度整理熟化,高品质盘活利用。例如,原麒麟水泥厂依托当地文化和水泥厂现有工业遗存文化资源,立足文化创意产业,将旧厂区整体整治改造,规划建成龙岩洞文创园,既盘活了存量土地资源,又提升了文化品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标准地”改革文件精神,龙岩市于2022年在上杭、漳平两地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试点工作,并分析前期实施“标准地”出让遇到的具体问题,总结试点实施经验,通过严格落实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违约责任,从源头上防范新的低效用地产生。截至目前,全市实施工业“标准地”的县(市、区)已达到5个,共出让工业用地“标准地”24宗,面积约1500亩,出让金约1.2亿元,有效促进了当地工业项目落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在盘活低效用地的过程中,龙岩局建立了一套管用、实用、好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倒逼企业进一步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形成节约优先的绿色发展导向。

  龙岩局鼓励企业通过厂房改建、加层以及利用地下空间建设辅助设施等“零增地”方式实现集约发展,并一律不再增收土地出让金;对增资扩建的企业,引导其优先使用存量用地,存量用地可与新申请用地一并核算用地规模。该局还制定实施中心城区工业地产分割及销售管理办法,建立包括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在内的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激励企业加快转型发展。

  同时,龙岩局制定出台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逐年提高用地投资强度,统一用地供应管理;深化“亩产论英雄”导向,严格审核园区新落地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加强工业项目相关因素分析研判,综合确定建设用地供应数量,切实提高项目准入门槛。

  此外,为督促和指导用地单位严格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合理开发建设,规范用地单位用地行为,确保节约集约用地规划有效实施,龙岩局制定出台了中心城市建设项目批后监管意见,建立了土地批后监管“黑名单”管理制度以及“黑名单”信息采集认定报送机制,并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新建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执法部门横向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大力提升批后监管效能。【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