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部署,扎实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展示我省基层一线不动产登记人心系人民、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本栏开设“寻访‘最美不动产登记人’”栏目,树立一批业务精、作风优、素质强的“最美不动产登记人”,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书写新时代不动产登记人的最美篇章。
今日推出
柔肩扛起“半边天”——记建宁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侯小艳
在建宁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厅里,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看似柔弱的肩膀,却扛起了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半边天”。
她就是侯小艳,原建宁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现建宁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作为登记中心的领头雁、排头兵,她将青春奉献在不动产登记前沿,带领建宁不动产登记人砥砺前行,尽最大努力让群众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用如火的热情创新
自2020年走上不动产登记工作岗位,侯小艳每天都把“试一试”挂在嘴边,工作中尤其爱“创新”。她发现来电咨询政策、业务流程的群众和企业很多。“如何才能让群众和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和登记流程?”侯小艳一直在思索。
有一天看到案例法条的解释时,她突发灵感,想到可以在“建宁自然资源”公众号开设“实例观察”专栏,探索实例解决与政策宣传解释相结合的案例宣传模式。
她立即组织人员,将群众和企业咨询中的常见问题整理出来,融入解答和相关政策,用以案释法、漫画普法等形式解答,让群众在听故事、看漫画中增长法律知识,实现宣传解答“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自开设“实例观察”专栏以来,已发布40篇推文(其中涉及房地业务32篇、林权业务8篇),因形式新颖,受到上级登记部门的关注和点赞,建宁县不动产登记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被三明市自然资源局推广,同时被中国自然资源报刊发。
侯小艳时刻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在“分享”中实现“共享”,做事有新意、有方法,成为不动产登记服务创新的践行者。
用似水的柔情服务
“农村宅基地不动产登记怎么办理?”2022年7月,家住溪源乡溪源村的李先生,带着16户邻居们的办证需求,来到登记中心咨询。
因正值农忙时节,侯小艳立即组织业务骨干,开启绿色通道,集中收集、整理好办理材料后,上门为16户村民讲解业务办理流程,再按程序办理登记业务。
“感谢你们亲自送证上门,添麻烦了!”2021年10月19日,均口镇均口村严坑小组16户村民,在家门口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将农房不动产权证送到村民手中,并向村民解答农房不动产登记方面的政策问题。
此前,严坑组6户村民前往登记中心申请农房不动产权首次登记,由于材料准备不足,且家属代办无法面签等原因,收件情况不理想。当侯小艳了解到有近20户村民需要办证时,便带领工作人员实地查看、上门服务,在村民家门口完成申请和收件工作。
发证现场,60多岁的村民邱先坤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听说办证很麻烦,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把证领啦,现在放心了……”说起这次“一趟不用跑”的办证经历,邱先坤向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
针对偏远地区村民、重症病人、行动不便人员及重点服务企业等特殊情况,侯小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持推行一事联办、上门服务、免费邮寄送证等多项便民措施,解决了群众和企业的燃眉之急。截至目前,登记中心进行延时服务800余次,开展上门服务220余次。
用不屈的韧劲克难
一个占地面积3平方米的受理窗口,承载的是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
窗口经常遇到各类“疑难杂症”,在这里,侯小艳不管遇到大事、小事,总是尽最大努力为群众解决。“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就是侯小艳最朴实的想法。
2023年4月23日,里心镇里心村村民黄女士将一面印有“办事专业效率高,服务专业暖人心”的锦旗送到登记中心,点赞中心专业高效的办事作风。
此前,黄女士来咨询林权证办理事项,却未找到相关登记信息。侯小艳收到情况反馈后,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并多方论证,排查到该林权的土地所有权可能存在飞地(“插花山”)情况。于是她立即联系里心镇林业站人员配合查找,成功找出相关佐证档案,完成了林权权籍勘验调查,顺利为黄女士办理林权不动产权证书。
房子就是家,老百姓忙碌一辈子也就是为了这个家。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一些群众搬进了新房子,却迟迟拿不到“红本本”。于是,侯小艳便对各类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摸底调查、分类梳理,全力推进问题楼盘办证化解处置工作。
自2020年以来,侯小艳和同事协助有关部门处置了尚和国际、南方国际等6个问题楼盘超1000套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还办理了21个房地产项目和其他单位公房1500余宗地下空间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侯小艳说:“服务好每一位群众,办理好每一笔业务,是不动产登记人肩上的责任,更是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海峡资源报 陈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