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自然资源要闻

全国科普月 | 科创平台:自然资源部东南沿海海洋信息感知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日期: 2025-09-25 17:16 来源:福建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pvCount}}

  编者按:创新平台是自然资源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自然资源科技前沿和事业发展需求、凝聚创新资源、实施重大创新任务的重要载体。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今年活动的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

  值此全国科普月之际,本栏专题介绍省自然资源厅主管的5个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展示平台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应用。

  今日刊发

自然资源部东南沿海海洋信息感知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依托单位:

  漳州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共建单位:

  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科比特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

  实验室立足于东南沿海区位优势,针对海洋信息跨域要素感知、反演等领域开展前瞻性、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设有海岸带跨域要素智能数字化、海洋损伤监测信息化评估、海洋要素信息化反演技术与数字孪生系统构建3个研究方向。

  成果应用:

  实验室成员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省级重点项目2项、专项及横向项目4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项目《面向智能联网汽车的三维环境感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2022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4年公布);水声通信机技术获得海军金海豚算法比赛三等奖;项目《陆海一体化多要素遥感系统研发与产业化》所研制的无人机遥感系统在东疆港、庙湾岛、大万山岛、考洲洋、江牧岛、企望湾等地进行示范性应用。协办了第13届IEEE通信、电路与系统国际会议(ICCCAS 2024)。

  实验室成果亮点:

  (一)基于智能优化的水声通信机与网络

  面向近海通信组网需求,团队研制了基于OFDM的高谱效水声通信机,适配中频、中高频、高频等多频段,最大通信距离5千米,最高速率可达64kbps。性能优势:双向半双工通信方式;水下自主组网;基于FPGA的小型化、低功耗、通用硬件平台;多通信调制技术、多数据传输速率的兼容机制;有效抑制声学多余干扰和船体辐射噪声的信道均衡技术;高级信道纠错编解码技术;自适应数据传输速率调整策略;标准RS-232数据接口。

  (二)海洋智能感知

  PNT(定位导航授时一体化)系统:提供时空四维精准定位,是海上、海面、水下无人系统协同的基础。可在卫星定位失效或者未覆盖地区、遮蔽地区进行精准服务。

  (三)单光子激光雷达

  单光子水下激光雷达系统:采用单光子探测技术,实现了水下激光雷达探测,具有小型化和集成化的特点(规格为40cm*18cm),可以实现远距离探测。增加探测通道数量和拉曼光谱分辨率,可增强其区分水中不同物质的能力,使其能够用于分析水下气泡的类型以及检测珊瑚和锰结核。【厅科技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