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批复《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福州市首部统筹陆海、覆盖全要素、实现“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作为省会城市,福州城市性质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跃升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同时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如今的福州,正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化落实强省会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谱写新福建新篇章中展现省会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支撑保障滨江滨海
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
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进入新时代,福州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发挥所能所长,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推动城市发展空间实现“滨江——跨江——沿江向海——拥江向海——滨江滨海”不断演变,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推进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
福州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从全球来看,福州要对标现代化国际城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强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枢纽链接全球和深化国际交往的能力;从全国来看,福州作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战略前沿,将深入推进榕台交流合作,加快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积极对接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融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从全省来看,福州要建设高能级省会城市,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并作为福州都市圈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引擎,共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东南沿海城市连绵带。
《规划》锚定一个目标愿景、四个城市性质和三项核心功能,描绘了福州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一个目标愿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四个城市性质包括福建省省会,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三项核心功能为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门户,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地,这也为福州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引。
四个城市性质与三项核心功能立足国家战略、区域职责和历史地位,点明了福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更点明了新发展阶段下福州在支撑国家对外开放、引领区域发展、促进海峡两岸融合方面将承担的重要使命,也为福州指明了以扩大开放保持发展定力、以产业保障发展活力、以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力、以区域协同整合多元外力、以山水人文提升品质魅力的新动力逻辑。
塑造全域开放
陆海统筹空间格局
经过历版规划引导,福州城市空间框架从“小山水”迈向多中心、跨越式的“大山海”,多中心发展格局逐步成型。面向2035年,《规划》坚持“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空间发展方向,以“格局更加开放、区域更强协同、城乡更高融合”的战略视野,构建“一主一副、双轴两翼、五廊一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青山绿水中的福州
提升两心、拓展两轴。提升福州中心城区和福清市区“主副双心”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福州都市圈两大核心增长极。加强城市核心服务功能沿江聚集,打造闽江沿江发展轴;打造产业创新和开放门户职能的滨海发展轴,推动港口物流、临港工业、城镇融合发展,成为区域联动和全域繁荣的重要增长空间。
壮大两翼、联通山海。以罗源湾为重点建设港口和临港制造发展北翼,加强港区与城市联动发展。以江阴湾和福清湾为重点,统筹临港产业集聚区,建设福州海洋经济、临港产业等外向经济发展南翼,辐射带动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以“流域——海湾”为单元,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保护五条重要山海生态廊道,强化西部山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形成点状集聚、面域保护的生态涵养和绿色发展区。
《规划》聚焦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加强陆海空间协同。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与海洋开放协同发展。以罗源湾、闽江口、福清湾、江阴湾等河口海湾为重点,建立以近岸海域和临海乡(镇)为主的高质量陆海统筹发展带。保障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空间需求,加强海洋碳汇、用海立体复合开发、海域使用权流转等要素创新,提升海洋产业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效能。大力实施“科技兴海”,做强海洋科创高地、福州海洋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构筑城市治理
现代化典范
根据《规划》,福州将深度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的开放福州。推动福州新区、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建设。提升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枢纽能级,推进机场二期扩建、高铁进机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港口建设,支持国际深水大港建设。强化对外高铁通道联系,形成包括福州站、福州南站、福州新区站、福州西站的铁路客运枢纽体系;保障以丹阳站为主,杜坞站、 渔溪站、罗联北站为辅的铁路货运枢纽体系建设。打造“陆海天网”协同的立体互联互通重要枢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重点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打造具有重大区域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福州。扎实推动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建设,高标准建设一流大学城、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福州高新区、福州软件园等成果转化基地,抢先培育前沿新材料、新一代光电自主人工智能、深海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划定200平方千米的工业用地控制线,着力保障纺织功能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绿色冶金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信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探索产业混合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功能转换机制,推广“工业上楼”,提供从“孵化器”到“大园区”的多元产业载体。
福州西湖公园
将延续千年闽都城脉和山水城格局,建设富有历史韵味和现代风采的人文福州。统筹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增要素、增活化、增管控传导和减存量“三增一减”推动“全时空、全要素、全方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构建“两环、一带、两廊、十楔、十四群”的绿地系统布局,强化各类绿色开敞空间整合;美化滨水绿带景观,以内河水系为纽带,串联城市公园等公共开敞空间,构建具有福州特色的蓝绿空间网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福道”。以自然山水为主要参照物,优化城市天际线,精心打造一批“山水会客厅”,塑造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的“海滨城市、山水城市”。
福道
将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全龄友好的宜居福州。健全“区域级——城市级——组团级——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精准构建15分钟城镇生活圈、乡村生活圈,保障新城组团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建设儿童友好、青年发展、老年颐养的全龄友好社区生活圈。保障城市外围山体绿地与城市内部公园广场、河湖水系通道畅通。强化闽江、乌龙江等通风廊道和闽江口、三江口等风口地带的建设管控,“串山连水”打造集风廊、水廊、绿廊于一身的城市“新风系统”,让城市降温、降碳、更“透气”。
三江口生态公园
将数字赋能城市安全高效运行,建设全空间、全链条智能感知的数字福州。通过遥感技术、数字高程模型等方法,识别出内涝风险区域、地灾隐患点等,建设全域感知的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提升城市风险预警和防控水平,持续拓展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智慧应用场景。应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及空间分析等功能,有力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监督的全周期、信息化管理;创新项目选址会商新模式,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改革重谋划,更要重落实。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纸上谋划到生动实践,福州将始终落实国家战略,坚持规划引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支撑福州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海峡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