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省测绘院大楼里的一间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显示屏上,“福建省国土变更调查内外业一体化平台”界面清晰展现着一幅幅色彩分明的卫星影像。工作人员放大画面,仔细比对每一处细节:“这片去年的林地,影像显示有推平痕迹,需要重点核实”“这片耕地疑似新建了厂房,需进行外业核查”……这样的场景,在我省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中屡见不鲜。
经过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队伍数月连续奋战,近日,全省83个县级调查单元(不含金门县)的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均顺利通过国家核查并下发各地使用。成果显示,经国家核定,我省2024年度耕地面积为1393.18万亩,较上一年度增加3.79万亩,自2022年以来实现了“三连增”。这一关键数据的确认,得益于高质量的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也清晰印证了我省耕地总量持续向好的趋势。
如今,一幅准确反映我省国土利用现状与变化的精准“底图”正日益清晰,为我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数据根基。
建章立制 规范调查行为
国土变更调查作为我省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必须制度先行、规范引领。
为按时完成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任务,省自然资源厅提前谋划,通盘考虑,从健全业务协同工作机制、建立日常调查举证制度、强化变更调查质量管理、统筹技术支撑队伍遴选等七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工作启动之初,省自然资源厅便坚持高标准定位,严格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先后制定印发了《2024年常态化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省级检查工作方案》《福建省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省级检查细则》和《外业检查方案》,详细规定了各级检查职责与标准,全面落实“县级自检、市级检查、省级核查”的三级检查制度,将检查内容、方法、流程等逐一细化,层层压实责任链条。
同时,还印发《关于分批报送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县级成果的通知》,明确了83个县级单元成果上报的“时间表”与“路线图”,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高效推进。
在内业核查的基础上,为切实提升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省测绘院开展“四不两直”实地核查,发现问题图斑38个;下发《关于进一步提升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质效的通知》,并召开质量对接会,切实拧紧质量管控的“螺丝钉”,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管力度。
“我们通过建立常态化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机制,持续跟踪监测国土利用变化,充分发挥‘日常变更’效能,实现‘早发现、早整改、早举证、早入账’,确保‘底图’常新、数据鲜活。”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有关负责人解释,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为我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不间断的数据支持。
夯实基石 提升业务水平
“这个图斑地类判定存在争议,该如何处理?”2024年8月26日至28日,在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业务培训班上,来自各地的业务骨干围绕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省自然资源厅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措施。一方面,组织全省业务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并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业务培训以及林草湿荒普查、卫片执法与变更调查工作衔接等相关视频培训会,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和技术要求;邀请自然资源部专家来闽开展省级检查技术培训,讲解变更调查成果在占补平衡、建设用地报批、国土空间规划、林草湿地调查监测、增减挂钩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另一方面,还组织人员前往北京、广东、四川等兄弟省市开展调研,借鉴其成熟工作经验。
在省级检查过程中,省自然资源厅及时梳理汇总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至相关市、县(区),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同时,安排专人赴厦门、泉州、龙岩等地“送技术上门”,跟踪整改情况;并通过电话、微信、视频录制等多种方式,协助基层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自工作启动至今,累计培训答疑超过600人次,发放技术问答5期,开展现场督导工作180人天,指导地方开展存有疑问图斑申诉289个,申诉通过266个,通过率达92%。
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我省也积极争取上级指导支持。通过强化“部省融合”机制,主动与自然资源部相关技术支撑单位进行对接,及时掌握我省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底图影像优于0.5米覆盖情况及遥感监测图斑提取情况。结合我省实际,提前主动提供亚米级卫星遥感影像,用于国家遥感监测图斑提取工作,为地方提前规划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特别是在漳州市开展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时,针对国家下发的1338个疑似耕地流出图斑中涉及粮食与青枣轮作图斑,(面积5931.11亩),省自然资源厅调查处会同漳州市政府,专程赴自然资源部调查司、规划院等相关单位开展专项对接,积极争取将此类图斑保留耕地地类认定,最终成功获得工作支持,全部图斑保留耕地认定,大大减少漳州市耕地流出量,缓解了耕地保护工作压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针对我省鲍鱼笼临时堆放、菌菇临时搭棚等特色地类认定难题,我们也积极与自然资源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明确认定标准,确保地类判定符合地方实际。”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有关负责人说。
2025年5月11日至6月底,省自然资源厅对785个国家级外业图斑开展分析,并配合国家级外业核查队伍对闽清县、永泰县、福清市、涵江区、大田县等12个县(市、区)开展外业核查工作,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专业的协作能力,积极完成国家下达的核查使命。
科技赋能 提升调查效能
鼠标轻点,遥感影像自动比对差异;键盘敲击,错误图斑自动预警——在“福建省国土变更调查内外业一体化平台”上,调查工作正高效精准地运行。
该平台集外业举证、照片共享、图斑编辑、逐级审核、地类认定、进度查询、质量监控为一体,已成为提升我省调查质效的重要工具。
2024年9月至今,该平台完成了28次功能迭代,新增自动筛查、批量审核等实用工具,提升各级调查、检查的工作效率,实现省级平台与自然资源部“国土调查云”无缝对接。该平台还实现了县-市-省三级检查与复核环节的严格把关,保证图斑检查记录可追溯,推动数据准确率显著提升,大幅压缩了所需的时间与人力成本。
成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数据里。2024年,自然资源部下发福建省遥感监测变化图斑共27.88万个,省自然资源厅组织100多名技术人员开展全图斑检查,通过该平台的逐图斑核查和3轮次一致性自动化比对工作,累计完成500余万个图斑线上线下自动化比对工作,确认疑似问题图斑12.6万个。以往依赖人工逐项核对的重复性工作,如今可借助平台功能快速、精准完成。
在数据管理方面,该平台通过建立全流程数据台账,实现8批次遥感监测数据、300余个县级地类认定结果的规范管理与快速调取。同时,依托国家下发的数据库质检软件,累计完成日常变更检查和年度变更检查500余次,保障了数据汇交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统计分析模块的运用,让数据更有“活力”。平台能够实时生成耕地变化、建设用地增长等关键指标的统计分析报表,为省自然资源厅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累计支撑决策分析100余次,形成专项分析报告多份,为耕地保护、空间规划、执法督察等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一幅精准的“底图”,一本清晰的“账本”,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意义远不止于记录。它意味着自然资源管理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见,从事后处置转向全程管控。
未来,省自然资源厅将继续强化部门协同,深化成果共享应用,推动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厅调查处 省测绘院 海峡资源报】

 微信
									
									微信
								 闽政通APP
 闽政通APP  国务院互联网+督察
									 国务院互联网+督察
								 政企直通车
									 政企直通车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1777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1777号
    福建自然资源官方微信
福建自然资源官方微信 土地卫片核查软件
土地卫片核查软件 
  国务院互联网+督察
国务院互联网+督察 保密观官方微信
保密观官方微信